2023年初中物理初中复习1(精选文档)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第1篇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初中复习1,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1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篇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F= Ps;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 减小压强 ,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液体具有 流动 性。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液体密度 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垂直 距离,单位m。)

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密度 和 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 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2篇

在动力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分别是——牛顿和伽利略。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理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然后是牛顿,我们在初中物理中主要学习了他的两大贡献,第一个是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还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第二个是牛顿在光学上的贡献:牛顿通过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证明了光的色散。

在压强与浮力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是——托里拆利和阿基米德。首先是托里拆利通过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出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一个要和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区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然后是阿基米德,他提出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同时阿基米德还提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然后就有了他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在电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两个人物是——欧姆和焦耳。欧姆通过实验得到了欧姆定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大小成反比。焦耳提出了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电阻和通电时间也成正比。

最后是在电磁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任务——奥斯特、安培和法拉第。奥斯特通过小磁针在通电导线下方发生偏转的实验,证明了电生磁: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并且大小要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既然电能生磁,人们就猜想磁是不是也能生电?后来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会产生电流。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

我们在初中主要研究的是宏观领域,涉及到微观领域的是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我们在学习物理学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它的历史。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3篇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4篇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水的密度:×103kg/m3 水的比热容:×103J/(kg•℃)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5篇

如何提升物理的复习效率?初中物理复习关系到最终的物理成绩,复习不仅要系统化的将知识进行串联,更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错题进行重点回顾,这样才能提升复习效率,达到复习效果,想要提升复习效率,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总复习的目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复习,培养自己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过程中的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成绩,为进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复习的目的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正确地把握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2、认真看书,及时解疑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习题,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和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体现出来的,在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一些相关知识的串联关系,在有关教材或复习资料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在复习课进行中要及时向教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3、提高解题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

由于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选取的例题必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讲解时要注意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的视野、思路,培养解题的灵活多变性。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代表性,通过每道题来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层次要求。

4、重视评讲,及时纠错

评讲是我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较深的烙印。讲评应注意: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
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
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

5、讲、练与考结合,不断总结,反复提高

复习一部分内容后,通过典型试题进行测试,反复总结,反复提高。第二轮强化训练时教师可把知识分成几大部分考核,学生在每一次考核中进行分析,每次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就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6篇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

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

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

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

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

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7篇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

4、重力加速度:≈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5Pa

6、水的密度:ρ×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103J/(kg•℃)

10、元电荷:×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8篇

选择题:“四选一”或“三选一”,这类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生发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可以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和能力,并具有评分标准客观与考查范围广的特点。

填空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综合性。

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做图题: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或根据电路连接画出电路图;磁学中应用安培定则解决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螺线管上线的绕法三个中知二得一;光学中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计算解答题:考查公式及相关结论的应用能力、分析题目的能力和数值的计算能力。

复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不能扭曲复习过程,不要将复习同“题海战术”等同,只做题而不去研究复习的方法,复习效率低,最终结果是师生都疲惫不堪,而复习和效果不理想。复习是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重新认识,再学习的过程,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通过复习,找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复习每一章的内容时,首先找出本章的“知识链”,沿着“知识链”把基本内容系统掌握,再通过适当题型的练习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做到活学活用,不要只是背知识点、做练习。

在总复习中首先要正确理解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调整好复习指导思想,不要一味地要求“难度”而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其次,抓住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中心进行复习;第三,复习时可采用专题、分层等多种方式进行自立有效的复习,对习题的内容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社会实践中;第四,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将学习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再将知识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在复习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对学生学习中的亮点特别是有创新性的问题要大力发扬,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最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考试答题时发挥出最佳水平。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9篇

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在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

(2)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

(3)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每个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0篇

知识点梳理

(一)压强

1、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作压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压力的方向不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大小:压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无必然联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并不相同。

2、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

(2)物理意义: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②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③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②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③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的压强

(1)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下: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千克/米3(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为米(m);g取。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的单位用

kg/m3、h的单位用m,压强的单位是Pa。

3、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原理:如果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相同。

(3)应用:水壶的壶身与壶嘴、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的都是连通器,这类设备正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设计制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我国的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作大气层,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帕斯卡。常用单位:厘米水银柱、毫米水银柱和标准大气压等;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作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105帕。

2、大气压的存在

(1)气体有重力,所以气体有压强。气体有流动性,所以气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气体压强受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气体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当温度一定时,气体质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在长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缓慢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待管内水银静止不流动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760mm。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

(2)气压计: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作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也叫作无液气压计,若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标的是对应大气压值的高度值,就成了登山用的高度计。

(3)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①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因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所以大气压强也越小。

②同一地点的大气压还随季节、气候、天气情况而变化,但变化范围不大。

(4)大气压跟液体沸点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因此,同一种液体的沸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说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4、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圆珠笔、中性笔、吸管、拔火罐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处于流动时的液体和气体的内部的压强与不流动时的压强不相同,并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统称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飞机的升力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如图9-1所示。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空气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空气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就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二、主要考点梳理

1

压力

要求知道压力的概念、方向,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2

压强

要求理解压强的概念,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能用压强公式

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相关实例;

液体压强

要求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及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会用

进行简单计算;

4

大气压强

要求知道证明大气存在的实例,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5

流体压强

要求知道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1篇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2篇

一、重视基础概念复习

任何学科的基础概念部分都是不可忽视的。历年中考分数在96分以上的同学往往失分点都是在基础题目上,这并不能简单的用一句“粗心了”来解释。“粗心”只能说明你在做这些题目时并没有非常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无论基础好的同学还是差的同学都应该重视这部分的内容。

整本书一章一章的看显然有点浪费时间,并且抓不住重点。建议各位同学根据《中考说明》当中“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逐条进行复习,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含义,并且熟知相关概念的错误描述(即明白选择题错误选项当中的错误到底出在哪里)。当每复习完一部分时,就在该条后面做标记。

二、每日进行适当练习

在对基础概念进行复习的同时一定要配合做一定的相关试题的联系,特别是基础题目,如单选题和多选题。除此之外,每周还应至少做一套中考及模拟考试的套题并对其中做错的题目进行重点分析,而不是简单的对完答案就完了。任何错误的题目,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是对你物理方面薄弱点的最好体现。这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每周都抽出一点时间将这周所做的题目当中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和总结,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的去进行复习和巩固。

三、熟练掌握计算题解题方法

物理计算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很多时候不会做物理计算题是因为没能够理解题目的真正意思。如果同学们能够从题目当中顺利的抽出提干,并转化成物理模型题目就好解决了。下面针对力学和电学两部分介绍主要的方法:

力学

力学计算题目重点是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方法其实也不难,这个学校老师肯定讲过很多遍,这里就不赘述了。难点在于不清楚何时进行分析,对谁作分析,分析能够得出什么。以一道力学综合大题为例

在题目当中我们一般重点对受3个或3个以上力的物体进行分析(2个力直接平衡),因此这道题目当中应该主要对三个物体分析:物体A、物体M、动滑轮及物体B(可整体分析);该系统一共有3种情况,所以可以对每个物体进行三次受力分析。列出所有平衡式并将已知带入,剩下的问题就是解决数学计算的问题了。

虽然看起来麻烦一点,但是其实计算起来并不会很难。其他选择题、填空题受力分析也是同样道理,只不过会简单很多。

电学

电学计算重点是对于比例式的应用。一般电学的计算都可以用比例式解决。而比例问题并不是通过背公式就能掌握的,只能通过充分理解其过程和公式来源才能在实际应用当中使用的得心应手。对于公式的记忆,给出以下建议:

牢记基本公式,熟练进行公式推导。

电学公式并不多,但是推导公式很多。而每一种推导公式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又有所不同。很多同学花了很多精力去背公式,背了一堆公式。最后在什么时候要用哪个公式成了问题。公式不在多,而在于灵活应用,特别是电学当中的比例式公式,一定要非常清楚各比例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题时灵活运用。

四、实验题要多看,多记,多思考

实验题可以说是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一种实际应用的问题了,考察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很多同学实验题总是丢分,觉得实验题太难,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实际上实验题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所学的力学、电学实验总数也不是很多,而常考的实验题就那么几种类型的题。同学们只要将近几年 、各区一模试卷、参考书上的实验题认真做,并且能够理解每一部的意义,多记忆,多思考,并且注意答题规范(参照标准答案),实验题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进步的。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3篇

做题顺序

一般来说,初二物理题目的排列顺序都是先易后难,因为出题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大家尽快进入到答题状态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在做初二物理题的时候也就应该尽可能地依据题目安排的顺序一一解答。这样不仅符合心理习惯,而且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优势优先

初二物理学科你不可能掌握的水平大致相当,一定有相对而言的优势学科,那在做题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地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要尽快解答,这样将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留给稍微逊色的学科。这样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数最大化。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4篇

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

例如通过对放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天平的使用过程中做成了左码右物,给出了具体的所加砝码质量和游标所移动示数,计算物体质量的方法;电压表、电流表上的读数有一位同学没有看清量程盲目的进行了读数,而他的读数跟量程不相符,准确值的算法。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如某些现象相似,但实质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 第15篇

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学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

(1)理解透彻,记得牢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对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比热”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

(2)语言简炼,记得快

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编成:“一物一线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 光的折射定律可编为:“空其折小入,其空折大入”;电路识别可编为:“简单电路四元件,源器线加电键,逐个顺次是串联,电路分叉属并联(总分总属并联)”.

(3)反复强化,记得准

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即凡涉及到该内容时就不断强化刚形成的条件联系,并及时运用、巩固,以加强记忆。

推荐访问:初中 复习 物理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1 初中物理初中复习(推荐15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