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18篇(全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第1篇通过选择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引进,打乱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合作的、自我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更能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同时通过多向评价,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18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18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篇

通过选择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引进,打乱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合作的、自我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更能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同时通过多向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独到和深刻。如评价表演时学生对于大街情境的补白:表演车子的同学来回穿校还不时发出喇叭鸣叫声,行人三三两两说话,有商人叫卖声,有路人还价声这样的表演使得文章所描写的平实的生活场景一下子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眼前;
对于人物神态动作的补白:表演安培的同学低看头、故看眉,不时还揉一下太阳穴,嘴里还在喃喃自语,这表演逼真传神地再现了一个专心思考、沉浸于自己思维中的科学家。在这样表演的基础上如果能配以朗读不就更多彩了?学生的演、读、评,极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感悟了语言,体会了人物的思想。

在低年级教学中,表演环节的创设不光为了激活课堂气氛,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而服务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检查到学生懂得了安培心算题目的入迷,懂得了他看见黑板的喜悦,懂得了他把马车车厢后壁错当成黑板的原因,在灵动地交流评价中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安培这种忘我钻研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安培会随身带着粉笔?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反复诵读。最后,这个学生自己得出了答案——因为安培搞研究非常专心,专心到需要随时演算。他随身携带粉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培的钻研精神。

经常听到有老师说指导孩子读书要有梯度、有坡度,在教学中能体现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书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黑板”跑了》这一课中,我就做出了一定尝试,表现在:循序渐进式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地引领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词语。

在解读课题、质疑课题以后,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出示了第一遍读课文的要求:(1)自己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确;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理解生字词以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这一次的要求比第一遍时要高一些,要求学生能把课文读流利;
第三遍读课文的要求是默读,并讲清默读的要求,要求学生不发声地边读边想,“黑板为什么会跑了?”“黑板上为什么加引号?”这样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读课文,层次比较清楚,学生也能在老师有意识的安排和引导下顺利地读通课文、读顺课文。而且还能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了桃子,在每一阶段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层次性的教训学不仅体现在课文的朗读指导上,在词语的教学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我出示四组精心设计的词语,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以及词语的音读正确,然后去掉拼音,用开火车的形式抽读词语,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理解词语,从而达到读好词语的目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2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二年级《笋芽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勇于进取。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并努力做到评价准确到位。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直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仍然采用配乐朗读、自由读、齐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为了让学生领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课前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出现的各种人物(春雨姑姑、笋芽儿、竹妈妈、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及时激励,且努力做到评价语言到位,具有针对性。如:"读的很有感情,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雷公公的气势……"。这些话语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积极朗读的愿望。

二、有效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迪学生的情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投影片,并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万物复苏的春景,观察笋芽儿破土而出,最后长成苍翠青竹的生动景象。使学生在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训练了观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学文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笋芽儿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配以优美的课件音乐,学生在笋芽儿前后的语言变化过程中,体会笋芽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例如:"瑟缩着身子"与"一个劲儿地往上钻","央求"与"自豪","不住嘴地说"与"急得大叫"等。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3篇

《小马过河》一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故事说明的道理则由老马一语道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从字里行间,孩子们轻易而举地悟出了“动脑筋”“去实践”的道理。等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它的体验是: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其中的“为什么”孩子竟也对答如流。

如果就以孩子“明白了什么”为目的,心里忽然觉得不甘心。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强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注重生活体验与实践活动。我想:道理来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不仅要让学生懂得道理,更要指导孩子实践道理。于是,我把问题抛向孩子: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与小马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暂时的沉没过后,十几个孩子小手高举。

“我背《论语》的时候,有一个字不认识,去问爸爸、妈妈,爸爸读一个音,妈妈读一个音,我不知道谁说的对,就想:还是去查吧。结果证实了妈妈读得对。”

“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四驱车,让我自己插起来。楼上跟我一起玩的哥哥说很好插,而表弟说很难插。到底是好插还是难插,我决定亲自试试,没想到我一会儿就插好了。”

“我与姐姐、弟弟去公园玩,在游乐场过独木桥时,弟弟说会掉下去,很危险,而姐姐说大胆走,不会有危险。虽然我很紧张,但我还是很快地跑了过去。第二次再走,我就不害怕了。”

孩子们举的例子虽然有点幼稚,甚至牵强附会,但我相信:“死”道理已变成了“活”道理。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们已不需要“妈妈”的指点了。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4篇

本课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课堂上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配合比较默契。这堂课设计令自己比较满意。

首先,感受雷雨前后的变化。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设计简单,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我先利用晴天图,用较儿童化的口吻带同学们去郊游;
接着,在草地上休息中天气突然变化,电闪雷鸣,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后天气的明显变化。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词句、语言训练。用“越来越”、“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测评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加强学生的多观察、多想、多写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但是写得不够具体,有些句子不通顺,这可能是我平时训练少不够重视的原因。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通过声音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第一课时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5篇

这是一篇很简短的课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想象,在画一画列宁住处,引蜂人住处,路边花丛,园子的图画,即进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兴趣与感的培养!,但是我的方法就把这个简单化了。我直接出现的"是相关的词语,这样好多方面就没有训练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

原本是要讲生字的,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就没有讲。本课生字较少,难度不大,所以我应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培养独立识字写字能力。初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因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但是由于自己的失误就没有完成写字教学。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6篇

本学期已经是二年级下册教学了,为三年级写作文打基础,顺利渡过三年级的作文难关作铺垫,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能力上培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知识,让学生有能力去做。为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针对本班的实际和教学实践,在这里我谈谈对二年级写话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1、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主要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完第一单元之后,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野外去寻找春天,有效的指导学生观察走廊上的盆景,植物的发芽,开花,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特别是广东的孩子春天对他们来说是没多大感觉,让他们平白去写春天很为难。只有亲自去接触、观察所要描写的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认知资料,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才能写出事物的特征,才有可能形成写作能力。当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在写话时我把他们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梳理,结合课文中的优美句子,第一篇写话就在那群天真的孩子们笔下诞生了。什么“小草探出头来”“小鸭子在池塘里嘎嘎的叫”“兰草长出粗壮的白芽,三两天由白变深红,后来又变青了”。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话

在我们生活中是五彩缤纷的,有许许多多可用作教学的情境,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精心挑选,就一定有用不完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如:有一次我班获得了文明班级。我让班上最调皮的赵梓铭来表演。我对赵梓铭说:“赵梓铭,今天班上得了文明班级,你高兴吗?”他点点头,我又接着说:“那你就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非常高兴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最好说两遍,好吗?”可爱的赵梓铭跑着,笑着,报告好消息。我让学生们把赵梓明的神情、动作、报告的内容说一说。结果,看了赵梓铭的表演后,大家开心得不得了。因为课堂上有这样的表演,还是十分新鲜的事!学生们兴奋不已,纷纷举手,争相发言:赵梓铭连蹦带跳地说:“我们班上得文明班级了!”

赵梓铭跑进教室,欢天喜地说:“我们班上得文明班级了!”

赵梓铭连声喊:“我们班上得文明班级了!我们班上得文明班级了

描写赵梓铭动作、神态的词语,像炒豆似的从孩子们的嘴里蹦跳而出。于是,我赶忙叫学生们把刚看到的情境写下来,学生们纷纷动笔就写。这样,巧用生活实际,创造情境,学生有话可写。

3、恰当给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在对日记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先是学生自评,再是同桌互评,找出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找出写得好的地方,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再交给老师评。为了鼓励学生,采用了积分制,完成一篇日记甲一分,写得好的再加二到三分,一周公布一次,对积分高的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量越大,语言才越丰富,所以积累词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在生字教学时,进行扩词练习,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获取词汇,丰富语言。我在课堂上就很注重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自己积累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常用词语,巩固知识,增加词汇量,为写话打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摘抄。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铅笔划出某篇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美的段落等,摘抄下来。通过摘抄学生积累了大量语言,写话能力明显提高。

二年级写话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二年级写话训练,教师作为引路人,应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使学生乐于写话,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7篇

小鹿在门前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等他伤好以后,玫瑰已经谢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兄弟俩感到惋惜的时候,黄莺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小鹿不再难过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传递出"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我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着重按新课标的精神,上完这堂课,感触颇多。

一、追求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堂应该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置身于与教材、与作者、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交流的过程之中,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小鹿的玫瑰花》一文,要让学生体验到"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是不太容易的,但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一些看似平常实则颇具玩味的词句,如:"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

二、注重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对话。因此,课堂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小鹿的玫瑰花》一课,就多处引"移情"进课堂,注重体验。学生一会儿是小鹿,在"如果你就是小鹿,可是一朵玫瑰花也没看到,你的心情会怎样?"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时的那种惋惜和难过。一会儿又成了黄莺和微风,在"黄莺,你为什么见了玫瑰花就想唱歌?"和"微风,大伙儿在夸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给别人带来的快乐。随着体验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小鹿自己没有看到玫瑰花但仍然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不断的角色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三、激活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保护孩子富于幻想的天性。如,在指导读好黄莺和微风说的话以后,我先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帮助想象的平台: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跑过来,她说──,继而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学生有了阅读的基础和思维的开启,小白兔、蜜蜂等人物形象纷纷浮于脑海。一个问题展开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为他人开一朵花",小鹿这样的行为,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常常地想到学生喜欢什么,常常地为他们带去快乐。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为了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中我不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导入时,通过课件中的新疆图片,先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葡萄沟盛产葡萄的特点,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自己主动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是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本班学生已能自主读文,比较读文的特点,设计了这个问题:“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打动了你的心,就读……”目的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在自由的环境里,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先让学生在屏幕上观察茂密的枝叶,然后在凉棚的下面出示了闪动的新疆的孩子在乘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地把语言文字与其代表的具体生动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从而快速准确地理解了词语。

由于我所教的孩子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只见过紫色和青色的葡萄,没有见过红的、白的、暗红的,无法理解“五光十色”这个词的美,我又利用了课件演示不同色彩的大串的葡萄,以动画的形式相继出示,这样解决了教学难点。经过讨论、叙述后理解了“五光十色”并能说句话,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进行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指导朗读中,我的激励性评价突出了重点,如“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展现在脸上和声音上读给同桌听”……通过评价读文情况并展现自评、互评,有得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即:比较、反馈、倾听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9篇

本学期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我继续担任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学期;
期末临近,回顾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在这一学期里,我坚持认真研究教案、用心上课、虚心听课、评课,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督促学生及时更正错题,做好课后答疑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在,我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反思如下

一、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字词教学方面。根据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我注重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本学期识字效果较上学期大有进步。坚持每一课的教学都由字到词,由词到句,扎扎实实逐步推进。强调书写的规范性,要求书写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有些学生对于写过几遍的字也会写错,如“质”字里边本该“贝”而非“见”字,又如“商”和“摘”字,学生总是把里面的部分写混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利用自习课,设计一些练习题,反复训练效果大有改变。

2、句子训练方面。在对比喻句、拟人句的认识方面,由于学生认识能力不强,我让学生先自主认识,通过交流对不理解的地方,利用课件例举一些学过的句式加深理解。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对这些问题加大做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写句子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对教案上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认真修改,力求做到完美。

2、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学,学后汇报,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

3、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法方面

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乐趣。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对于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2、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同学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呢?我们常常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但是我觉得思考才是最关键的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其实学习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试试。

四、扶优转差方面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使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五、突出章节,拓展视野方面的本册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课文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进行各种词语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句子的转换,如“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兴趣,也训练了动脑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还需正确引导。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0篇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关于科学知识的课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教学完《恐龙的灭绝》后,我对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先出示几张恐龙的图片让他们看,然后设疑: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从电影、书籍或者博物馆里,来回忆恐龙往日的辉煌呢?这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

二、抓住重点词学习课文

我们人类只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这一自然段学习时,我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字、词。强调在朗读时要着重读“两亿年“”短多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等词句。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自主选择适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读中感悟

在学习2、3、4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抓住“十分寒冷”“严寒”等词语,结合恐龙自身的外形特点,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气的寒冷,它不能够抵挡住严寒而给冻死的这种说法和“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的蔓延”等多种猜测。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学习效果又非常好。

四、拓展

课后,我跟孩子一起观看了“恐龙的记录片”,他们兴趣盅然,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使孩子们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不过,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恰当,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另外,没有进行小组讨论,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不断的反思、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的课堂出现更多的亮点。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1篇

《精彩的马戏》是我们二年级的一篇选学课文。它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场精彩的马戏。共记叙了六个节目,其中,重点记叙了猴子、黑熊、山羊的精彩表演。全文围绕“精彩”从两方面进行了记叙:一方面是动物表演时的神态、动作,另一方面是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映。文章最后赞叹:“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他们的指挥”,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这篇课文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积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教材。结合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组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话训练。

从学生的习作看,写得也不错,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之处:1、虽然注重学法的迁移,但对学法的指导不够透彻、到位。精读第二自然段后,对“黑熊踩木球”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太过匆忙。只是让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没有引导学生领悟写法上的精妙,没有进一步将写法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因此,学生学得还不够扎实。2、让学生自由仿写时,如果就选其中一个最精彩的如“马钻火圈”,这样指导学生仿写更有针对性,效果肯定也会更好些,毕竟还是二年级的小朋友,这样的处理我想学生更易接受些。3、在指导、评价学生的习作时,不够到位。应先引导学生说说“写的好的地方”,再提出建议,就能使讲评更有针对性,更有层次感。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2篇

在教学《泉水》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设计了一个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中感悟,以读激情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争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扮演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二、自主学习,升华提高

另外我还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鼓励学生大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体会到了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

三、重视积累,灵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仿写练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语言。我还让学生从课外收集有关泉水的诗歌,如〈小池〉。从而,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

总之,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恰,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有新意,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3篇

《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学习“雷雨后”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并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学生们都认真读书,课文中所描写的雷雨后的景色全找了出来。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追问:“你们觉得这部分课文中哪些字词用得好呢?为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说:“我认为‘挂’字用得好,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美丽极了。”还有的说:“我觉得‘坐’字用得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乐的,这个字让我感觉到蜘蛛很悠闲、很自在。学生不仅理解了词意,而且懂得了用法。有的学生还能将前后文对照着说,比如“坐”一字,学生对比前文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后的不同,不用老师说,就能很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训练能力。用“越越”、“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在体会雨后景象后,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看动画等活动,有了深刻的体会,说起句子来就不会显得苍白无力了。这样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抒发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阅读文本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指导朗读教学雷雨前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让学生感受动画,做“压”“垂”的动作进行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在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在这一环节中,我提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如:有的学生用拍手打节奏或小手轻拍桌子等通过不同的声音来体会雨下得很大。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看板书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4篇

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

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

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5篇

这或许能作为我的教学生涯的第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课!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竟能有机会走上讲台,完完整整地讲授一堂课,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尽心备课,但毕竟是经验有限,在讲课时难以避免地出现许多失之偏颇之处;
让自己感到安慰的是整堂课算是完整地上下来,也有几处做得颇为出色。

《丑小鸭》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28课的一篇童话故事,是根据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讲述了丑小鸭历经艰辛变成天鹅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学生夯实基础,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之后的艰辛以及他的坚强、乐观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善待他人,相互尊重的待人之道。

一、导入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年级的学生其记忆和注意是以无意识记忆和无意识注意为主。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抓住这一点,我的课前激趣便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兔子?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贴丑小鸭的图)。大家看看他是谁?”边说边向学生展示一幅丑小鸭的图画(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多媒体)。开篇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兔子”引起了学生的联想,图画展示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一只楚楚可怜的丑小鸭让学生们好奇,想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以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自由朗读、范读、分组读、指读、赛读等,从初读到细读,再到总结性熟读,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并且每一次的读都是有目的的读,采用“引导法”,设置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紧扣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基本做到“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三、夯实基础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文新课标再三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例如: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中,我抓住“欺负、讨厌、孤单、冻僵”等词语重点理解,他们能更深刻感受丑小鸭的悲惨命运。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中,通过让学生表演,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为课文的感情朗读,为今后的作文都做好铺垫。

四、思维拓展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精心设置多次拓展延伸,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与社会、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如,第二自然段,讲到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备受欺负。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我顺势问丑小鸭的哥哥姐姐还有那些欺负他的人,他们的做法对麽?应该怎样做?生答:“不对;
兄弟姐妹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帮忙,公鸡和小姑娘也不对,不应该以貌取人。”

丑小鸭离家出走,来到小树林,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讲到这里,我问,如果你碰到丑小鸭你会对他说什么?生答:“我会叫丑小鸭别伤心,我们做好朋友吧。”我肯定了学生,又问,丑小鸭离家出走,想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没有想到外面的世界更加冷酷。丑小鸭有想过回家吗?在家里尽管有人欺负他,可还是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啊。丑小鸭回去了吗?他是怎么想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再如,课文的最后一段让我们知道,丑小鸭根本不是鸭子,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那么鹅蛋怎么会跑到鸭妈妈哪里呢?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思维活跃,发挥想象,积极发言。有的说天鹅妈妈粗心,把蛋下在鸭窝里了;
有的说鸭妈妈好心帮天鹅妈妈孵蛋;
还有的说天鹅妈妈要到南方过冬了,来不及照料小天鹅。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也告诉他们,天鹅是一种候鸟,和大雁一样每到冬天就要到南方过冬,他们是集体活动的。天鹅妈妈必须和队伍一起走,不能掉队,也许这样,就留下了这个鹅蛋。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向学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意识。

五、神情结尾让幸福的翅膀飞翔

故事接近尾声,如果在这一刻用优美的语言结束本课的教学,效果会是挺好的。所以我说:“丑小鸭经历了夏天、秋天、冬天的磨难,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我想他的爸爸妈妈一定会从南方飞回来与他团聚的。幸福的日子将要开始,让我们为他祝福。”结束语突出了人文关怀,为丑小鸭的经历设计了一个幸福的结局,意境让学生回味无穷,深深触动了孩子小小的心灵,受到了美的教育,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不足之处:

1、不够从容,忘记板书

2、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第一课时教授生字词时,我让学生给“厌”字组词。有一学生组词“厌恶(yànè)”我笑笑反问:“同学们,是念yànè吗?”这时许多学生手拿参考书跟着大声喊yànè。我竟怀疑起自己,不是yànwù吗?难道自己一直念错?这时我只好用眼神向坐在后面听课的班主任吴老师求救。吴老师用手指在空中划出了“wù”的拼音。这时我的心才定下来,向学生解释“恶是一个多音字,在‘恶劣’中读‘è’,在厌恶中读‘wù’。”

3、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词语太深奥

在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我问:“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备受欺负,如果你是丑小鸭,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孤独、可怜、无奈?”。“那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这两段话,请同学们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较缓慢、低沉的语调来朗读。”当时,我忽略了二年级的学生还很难理解什么叫“怜悯”,而“缓慢、低沉的语调”又是什么。所以学生都只是低声朗读,没有达到预想的朗读效果。

4、教学知识缺乏横向联系

在“深入分析细读课文”环节,没有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相对比。在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丑的词语“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在第七自然段,我也让学生找出描写天鹅的词语“湖面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我没有做到前后照应,应该让学生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的词句都画下来,多读两遍。让学生在读中将丑小鸭变化前后相对比,以便更好的理解,加深印象。

5、引导能力不强

没有能很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没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我提出问题,学生一时无法理解或答不上时,我往往会很着急并不知所措,不能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常常是把自己的答案抛给学生。

在讲授课文当中抓住重点词句如“特别”“惊奇”“羡慕”等词时,没有让学生造句,看看他们是否领会。为了让学生领会“冻僵”一词,我设置了一个表演环节,让学生表演一下冻僵是什么样子。一个小女孩却做了一个颤抖的动作。很明显,学生领会了“冻”,但不理解“僵”。我看了女孩的表演之后笑了。由于顾虑到时间的问题,我没有给学生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这个词语。这时,我应该问:“冻僵会抖的么?”“同学们想一想,在冰箱里拿出来的鱼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出妈妈从冰箱拿出冻僵的鱼的情景,体会到“冻僵”。由此及彼,自然也就能理解文中“丑小鸭爬在冰上冻僵了”是怎么一个情形,从而也就使学生对丑小鸭的同情和怜悯又多几分。

让学生在领会“冻僵”一词后,我顺势问“丑小鸭冻僵了,那他会死么”生答“不会,农夫救了他。”在讲到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没有补充给学生解释到:冻僵久了是会死的。幸运的是丑小鸭没有死是因为冻僵不久之后就被农夫救了。如果没有农夫的出现,丑小鸭是必死无疑的。由于没有这样的解释可能会使学生以为冻僵是不会死人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6篇

在教学本单元中,由于本人年龄原因,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

一、学生在"玩"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
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
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

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7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二年级《笋芽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勇于进取。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并努力做到评价准确到位。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直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仍然采用配乐朗读、自由读、齐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为了让学生领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课前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出现的各种人物(春雨姑姑、笋芽儿、竹妈妈、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及时激励,且努力做到评价语言到位,具有针对性。如:"读的很有感情,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雷公公的气势……"。这些话语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积极朗读的愿望。

二、有效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迪学生的情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投影片,并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万物复苏的春景,观察笋芽儿破土而出,最后长成苍翠青竹的生动景象。使学生在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训练了观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学文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笋芽儿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配以优美的课件音乐,学生在笋芽儿前后的语言变化过程中,体会笋芽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例如:"瑟缩着身子"与"一个劲儿地往上钻","央求"与"自豪","不住嘴地说"与"急得大叫"等。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 第18篇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最后一次“新苗杯”竞赛,我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考虑了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他们正在训练作文的上升期,写作热情很高,篇幅一般都能达到二三百字,也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辞藻,熟练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但是他们的缺点在于,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成文,更重要的是,每次一到考试要写看图写话,就变成了干巴巴的几句话,缺乏细心观察图画的能力。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决定使用《雷雨》这篇课文。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可以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会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点的确定。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杨红艳老师和我一起确立的。一是通过读悟结合,充分运用理解默读、感悟朗读、朗读指导、朗读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是通过读写迁移,让学生学到如何描写自然现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还要选择最能体现特点的景物。三是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的一个部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教案和课件的准备。

第一稿我自己写的教案,注重朗读和品悟,连自己也觉得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根据我的写作特长,以及班上学生写作的优势,杨老师给我定了朗读指导和读写结合的思路,我马上进行了修改。五一过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加入了学法归纳的部分。试教过后,我们组里的老师提出,要充分运用图片的作用,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指导朗读和写作。所以说,经过这样的不断修改完善,我拿来正式上课的教案和课件都已经是第五稿了。

记得以前杨碧红老师曾经给我改过十次教案,这一次杨红艳老师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还有李蓉晖、幸芳、颜建红、贺应分、周彩兰等老师,十分感谢她们的指导和帮助。

四、课堂上的随感。

1、在复习第一课时内容时,我让学生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这是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指导朗读,读悟结合我们做得比较充分,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朗读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评价朗读时,我使用师评为范例,自评找差距,互评找优缺点,再读求进步,齐读齐体会的方法,让学生的朗读水平继续提高。听到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听到他们有礼貌地提出同学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同学的不足,看到他们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进步,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3、读写迁移,每一部分我都有侧重。

雷雨中的部分,我让学生学习小作者在这里除了写雷雨中看到的景物,还写了听到的声音。要求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来描写事物。而且让学生们读自己搜集的描写雷雨中的句子,不但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还给了他们很好的写作范例,这是“扶着写”的阶段。对着动画自己看图说话,学生们果然突破了平时看图说话干巴巴的困难,观察比较细致,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

雷雨前的部分,我先让学生找到小作者选择写的景物,再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从而推出写作方面的要求,选择写哪些景物,一定要有目的,围绕中心写最有特点的景物。所以问学生雷雨后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时,他们都能理解要写最有特色的景物。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随便说有哪些景物,然后问到小作者是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呢?到底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我就用小结的形式说出,我们写作文,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后,我们到了“放开手”的阶段了,问学生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作家,说说雷雨后的美景。这时,学生就能够很自如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物来看图说话了。

总结拓展时,我使用一幅雪景图,让学生练习找最有特色的景物,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让学生们熟悉这堂课写作方面的重点后,再提出观察日记的作业,就水到渠成了。

4、学法指导,我特地先学习了雷雨中的部分,然后再对应学习雷雨前和雷雨后的部分。学习完雷雨前之后,我进行了一下学法归纳(找景物、划句子、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同桌两人使用这种学习方法自学雷雨后,并汇报学习成果,完成老师板书。这样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性,把教学生“学什么”,变成教学生“怎么学”,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五、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进。

很荣幸,我的这堂课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袁主任、李主任和陈主任等等老师都对我的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们肯定了我的很多做法和想法,也表扬了我们班学生的优秀素质。

还有,一边默读一边想象雷雨的景象,没有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想象中的雷雨是什么样子。这样就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学生主动探究,留下更多的发挥空间。

总之,这一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学生和老师都发挥了最好的水平,学生得到了朗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还进行了了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的训练。学生学有所得,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感谢全程关注我帮助我的所有老师,感谢新苗杯这个平台促使我成长。

推荐访问:下册 二年级 语文教学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18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下册(推荐18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范文